4月中旬,云南省蒙自市迎来蓝莓采摘上市大潮,一时间,采摘、分装、运输的人群来来往往,如过江之鲫。
适此乐土,终成“霸主”
4月,国内绝大多数产区的蓝莓刚刚“花枝招展”,云南蒙自等地早熟蓝莓就已经“先拔头筹”,带着浓郁的香甜“粉墨登场”了。
(资料图片)
对于云南,蓝莓算是“泊来品”。此前国内主产区集中在东北、山东一带。
正如许多外来作物,蓝莓一到云南就“爱上”了这片阳光明媚、温暖舒适的土地。
在传统蓝莓3年挂果,5年丰产的情况下,云南种植的蓝莓可以当年挂果、第二年就丰产。于是,短短数年间,云南已成为国内蓝莓等浆果种植的核心产区。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高山经济植物研究所研究表明,云南山地年温差小、昼夜温差大,既没有冻害又能满足花芽春化所需的低温条件,日照时间长,十分适宜蓝莓生长,是中国最具优势的蓝莓主产区。在这里,蓝莓果期为每年10月下旬至次年4月,可谓国内最早、最晚熟的产区都在云南。
云南蓝莓果期正是国外与国内其他产区蓝莓上市的空窗期。填补了市场空白,云南蓝莓的名气越来越响。
2018年,水果大鳄鑫荣懋果业科技集团瞄准了位于北回归线上的蒙自市,在当地流转土地,建成500公顷的红河(国际)蓝莓示范区(又称佳沃蓝莓基地)。这是一个集蓝莓新品种引进、育苗、蓝莓无土栽培、仓储物流、学术交流于一体的综合性现代化产业园区。
当年,秘鲁籍华裔、90后的马赛受聘为云南红河(国际)蓝莓示范区农业工程师。他带领一支上百人的专业团队,从技术管理、效率优化、果实试验等方面深化研究成果,将新技术和新品种应用到园区。除了引入、研发国际先进的种植技术,管理团队还负责长期培育基地新型职业果农。
园区的蓝莓生产线具备GLOBAL GAP国际认证,对蓝莓的生长环境和生产环节有着极其严苛的标准。
在这里,蓝莓采用全基质栽培,配好比例的水肥从远端管道被输送进基质中,并且随着蓝莓不同的生产阶段精确调节肥料中的元素,加上更先进的大棚技术,产量是传统大田种植的3-4倍。此外,当地也改良了品种,所产蓝莓品质迥异于其他产区。
鑫荣懋集团基地技术管理人员刘冰介绍说:“外国人喜欢吃酸酸甜甜的蓝莓,国内的消费者则更喜欢偏甜的口感,个头大的蓝莓更受欢迎,售价也会更高。”
“之前国内的蓝莓成熟后口感偏酸,一般不会直接食用,而是制成果酱等加工品。”京东“奔富村”特派员、京东超市生鲜采销部胡威说,直到鑫荣懋从智利引进优良品种,在蒙自培育出又大又甜的蓝莓,堪称蓝莓界的“天花板”。
据检测,佳沃基地种植的蓝莓甜度高达16度,口感清甜。其中最大的果径达24毫米,有如一元硬币大小,一些消费者惊呼为“蓝莓巨无霸”。相较之下,市面上普遍的蓝莓果径很少大于18毫米。
一枚浆果,千家奔富
云南红河(国际)蓝莓示范园区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合作模式,每个产季用工数量超2万人次。
参与土地流转的农户,每年不仅能拿到土地租金,还可以去基地完成采摘工作,人均收入由原来的不到2000元攀升到了近万元。
“现在我们村几乎家家都去蓝莓基地干活,按量计工资,手脚灵活的话一月挣8000、9000元,多的时候超1万元,是以前的4倍。”园区附近就能村村民邹先亮说。2020年,邹先亮在自家的小院盖起一座二层的小洋楼,加上装修,一共花了近20万,又购置了一辆20多万的小轿车,农闲的时候,全家人就外出旅游。
家住文澜镇十里铺村66岁的村民王普珍,之前在一个学校做保洁,因为年龄大没法继续做,就到这里采摘蓝莓。由于手脚麻利,高峰期一天能摘370盒,一个月能挣6000、7000元。淡季一天能摘200多盒,也能到手一百多元。王普珍说:“这比在家里务农好多了,种玉米韭菜赚不到几个钱,现在这份工作真是太好了。”
据了解,佳沃蓝莓基地辐射带动了周边7、8个乡镇29个村子的村民就业增收。
电商助力,如虎添翼
4月中旬,蒙自每天都有数万蓝莓订单从京东发往全国各地。基于京东成熟完善的冷链物流体系以及覆盖全国300余个城市的配送网络,云南蓝莓通江达海,南下北上,让北京、上海、广州等各地消费者,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千里之外的新鲜风味。
其实,自2017年起,京东就开始关注风味独特的云南蓝莓。2019年,山地蓝莓正式上线京东,成为云南蓝莓在线上最重要的销售渠道之一。
2020年10月,京东启动乡村振兴“奔富计划”,截至2022年10月的两年间,已带动农村实现产值约7000亿元,有望提前实现三年产值超万亿的目标。
运用“趋势洞察+精准运营”,京东高效连接云南蓝莓和拥有潜在购物需求的消费群体,2022年云南蓝莓卖出的4个亿中,线上渠道占比1亿,其中,京东就销售了8000万。而鑫荣懋集团作为京东的重要合作伙伴,2022年通过京东平台销售近20万件蓝莓,销售额约2500万元,产品好评率达到96%以上,远高于市场平均水平——这是京东数智化供应链最直接,也是最真实的成果体现。
如今,越来越多的蓝莓品牌扎根云南。2021年,云南全省蓝莓种植面积约10万亩,产量约4.5万吨,种植面积和产量均排全国第6位,仅蒙自就建成6000余亩现代化基质蓝莓基地,年蓝莓销售额达4亿元。(记者 郑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