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有不少人都害怕孤独。
【资料图】
有的人为了摆脱孤独,甚至会主动和那些自己原本并不喜欢的人相处。
可心理学家却认为 ,过于频繁的交往并不是一件好事。人到了一定年龄,就要学着减少和兄弟姐妹之间的走动。
因为我们始终是不同的个体,有不同的观念和人生道路。
伴随着年龄的增长,兄弟姐妹之间的差异会越来越明显。
在一起相处时的关注点也从感情转变到了利益上。
就算是平时感情和睦的兄弟姐妹,也容易因为下面这几种原因发生冲突。
1、利益上的纠纷
利益纠纷可以说是手足相残的主要原因。
毕竟兄弟姐妹们都来自同一个家庭,在一定程度上需要更多家庭中有限的资源。
我们都渴望得到更多来自父母的关爱,会因为某一方的偏心耿耿于怀。
很少有父母能够做到一碗水端平,人们总是会想当然的要求发展好的孩子帮扶其他兄弟。
或是主动拉混的最差的孩子一把。
也有一些父母会偏爱某个孩子,将家庭中的大部分资源都交到某一个孩子手中。
兄弟姐妹之间走动的太过频繁,难免会聊起类似的家长里短,意识到自己在家庭生活中得到的资源差异。
在默默对比的过程中,不平衡的心理逐渐占了上风。
让我们忘却了童年时的快乐,开始对彼此的得失斤斤计较。
尤其是到了赡养父母这个阶段,常常会有孩子以自己以前得到的太少为由拒绝赡养老人。
平时备受照顾的孩子,却又觉得自己不应该独揽这份责任,兄弟几个就这样吵吵闹闹的度过十几年的时光。
等到父母彻底离世,家中失去了话事人,兄弟姐妹就像变成了仇人一样,开始细数多年之前的恩怨。
与其因为这些事情破坏了一家人的感情,倒不如主动拉开生活上的距离,让自己知道的少一点,活得快乐一些。
2、攀比心理
在和亲人相处的时候,我们总是会觉得对方与自己更加亲近。
可以向父母那样不计回报的为我们付出。
这确实是一部分兄弟姐妹儿时的相处之道,可这条道理并不适合已经成家的亲人。
人一旦有了新的家庭,就会主动将生活重心转移到自己的小家庭上。
哪怕是曾经的兄弟姐妹,也不应该过于频繁的挑战小家庭的地位,像之前那样肆无忌惮的索取。
平时走动的太过频繁,难免会让兄弟姐妹的伴侣感到厌烦,认为你是一个没有分寸感和距离感的人。
我们还应该意识到,每个人身上都有非常强烈的自尊心。
即使身边的人不说,我们仍然会主动将自己和其他兄弟姐妹放在一起对比。
但人生发展并没有一帆风顺的事情,有才能的人也许会怀才不遇,资质平庸的孩子也能混得风生水起。
兄弟姐妹之间的差距常常会让我们心理失衡,想不明白为什么自己活的要比对方差。
经济条件好的孩子不知道该如何面对其他兄弟,生怕自己大方的赠礼会让对方难堪。
生活贫困的孩子不敢频繁看望父母,担心自己的窘迫会让父母伤心。
到了后来,我们甚至会被攀比心理所影响,开始虚构一些莫须有的事情。
例如习惯性的认为自己是家中最优秀的孩子,其他孩子过得比自己好,就是得到了父母更多的照顾。
此时我们又会将心中的猜测和自己童年时期的某些遭遇对照起来,一再验证这种猜想。
时不时的走动不仅没有拉近彼此的距离,反而让几个兄弟姐妹的感情变得越来越生疏。
既然如此,我们倒不如趁早和对方保持距离,选择在逢年过节的时候见一面增进感情。
3、打破边界感
一个个体成年后,内心的自尊与人格会得到进一步发展。
此后我们会活得更加自由,试着独立掌控自己的人生,不喜欢其他人对自己指指点点的态度。
尤其是我们有了各自的小家庭后,更要学会与伴侣求同成异,规划好家庭未来的发展方向。
不同性格的夫妻难免会在家庭的发展方向、教育孩子的观念上出现差异。
兄弟姐妹之间联系得太过频繁,就有可能在这些问题上触犯了对方的禁忌 。
譬如自己是哥哥姐姐,我们就会一副过来人的姿态教育对方,用为你好的心态为对方指明方向。
可每个人对人生的追求都是不同的,有的人更加在乎财富,有的人却享受和家人在一起生活的时光。
总是要求对方朝着自己理想的方向去生活,难免会让兄弟姐妹感到厌烦,逐渐产生想要逃离你的想法。
当我们的个人意见和兄弟姐妹的其他家庭成员发生分歧的时候,我们也在无形中影响了这个小家庭的和谐。
不论兄弟姐妹选择支持哪一方,都会伤害到另一方的感情。
即便对方知道你是为他好,他也会埋怨你将它放在一个如此尴尬的位置上。
正所谓清官难断家务事,自以为是的亲近,反而会破坏原本深厚的感情。
与人相处是一门高深的学问,和亲兄弟姐妹之间的相处也不例外。
倘若你无法参悟其中的门道,选择在成家后主动减少与兄弟姐妹之间的往来,就是最明智的决定。
- The End -
作者 | 汤米
编辑 | 不下雨
参考资料:Bruk, A., Scholl, S. G., & Bless, H. (2018). Beautiful mess effect: Self–other differences in evaluation of showing vulnerabil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15(2), 192-20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