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绘制的银河系旋臂结构鸟瞰图。其中彩色线条表示脉泽示踪的旋臂,黑色线条表示年轻恒星和疏散星团示踪的太阳附近的旋臂段。研究团队供图
银河系真的像人类想象得那般特殊吗?
答案或许是否定的。近期,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徐烨团队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合作,提出了对银河系旋臂形态的新认识:银河系更像是一个普通多旋臂星系,由内部对称两旋臂和外部多条不规则旋臂组成,而非之前被广泛接受的4条旋臂均从内到外的特殊形态。
(资料图片)
该研究结果改变了人们对银河系旋臂结构的传统认知,近期在线发表于学术期刊《天体物理学杂志》,引发全球研究人员与公众的关注。
宇宙中旋涡星系的形态主要分为宏象、多旋臂和絮状3种旋涡结构。在类银河系的多旋臂星系中,较为常见的是内部两旋臂和外部多旋臂的形态,约占83%,4条旋臂均从内到外的形态是非常罕见的,约占2%,而此前天文学界普遍认为,银河系正是属于这后一种特殊形态。
徐烨介绍,由于人类身处银河系中,多重结构在视线方向重叠使得无法从“鸟瞰”角度直接观察银河系的形态。此次银河系形态新图景的精确描绘得益于BeSSeL项目和VERA项目等的甚长基线干涉测量及Gaia空间卫星的高精度测量,以及研究团队对银河系旋臂结构的长期研究积累。
研究团队综合利用目前所能获得的全部高精度天体测量数据,利用天体脉泽、年轻恒星和疏散星团等作为定位旋臂的“灯塔”,对银河系旋臂结构进行了重新描绘。
研究结果跟之前的认知截然不同。结果表明银河系具有多旋臂形态,其内部由英仙臂和矩尺臂两条旋臂对称向外延伸,在外部分叉并形成包括半人马臂、人马臂、船底臂和本地臂等多条长而不规则的旋臂段。
这意味着,银河系看起来不再特殊。
作为关注全球科技发展突破和探索的专业科研新闻信息网站——世界科技研究新闻信息网报道了这项工作;还有媒体提到,这项研究使银河系“更加普通”(much more ordinary),而不是像之前认为那样特殊;也有人认为,这些发现可能会对我们了解银河系产生重大影响。令人欣慰的是,在形态学方面,该团队的结果显示我们的星系不是独特的,而是一个广泛普遍的星系。
徐烨表示,未来,银河系的面纱正等待人类揭开。研究团队正在为将来更高精度的测量积极准备,希望最终揭开银河系旋臂结构的庐山真面目。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杨洁 来源:中国青年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