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机会:
油价上涨对新能源是一个价值锚中枢上移的利好,提高了新能源的替代经济性。而对科技泡沫是一个潜在利空,石油价格一定程度上就是实际利率。
【资料图】
2023年4月2日23点,OPEC+意外减产165万桶每日,4月4日开盘油价应声狂飙8%。
欧佩克+意外减产,从5月开始直到2023年底,石油价格应声暴涨。国际投行同日上调对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的目标,将2023年12月的布伦特原油价格预测上调5美元,对2024年12月的价格预测上调3美元。欧佩克+石油日产量将减少约164.9万桶每日(全球原油总产量与总消费大约1亿万桶每日,供需紧平衡)。多国从5月起实施自愿减产。石油输出国组织3月的产油量为2890万桶/日,比2月份减少7万桶/日。产量比去年9月份减少了70多万桶/日。
碳酸锂价格下行叠加其他环节材料价格下行,电池端成本下降,盈利率先修复。电池环节有望优先反转,蔚蓝锂芯、宁德时代、亿纬锂能等受益。
宁德时代麒麟电池已实现量产。麒麟电池的体积利用率突破了72%,配用三元电芯能量密度可达255Wh/kg,磷酸铁锂电池系统能量密度可达160Wh/kg,电池包集成度为全球最高。在相同的化学体系、同等电池包尺寸下,麒麟电池包的电量,相比4680大圆柱型电池系统可以提升13%。
量利齐升的电池厂商:宁德时代、亿纬锂能;
电解液需求持续增长,加之市场出清,电解液供应商:天赐材料;
储能是高景气赛道,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量快速提升,储能是保障能源安全的重要环节,储能电池供应商:鹏辉能源;
电池新技术磷酸锰铁锂电池即将推出:德方纳米。
一、新能源双重利好:油价暴涨,锂价腰斩
油价上涨对新能源是一个价值锚中枢上移的利好,提高了新能源的替代经济性。而对科技泡沫是一个潜在利空,石油价格一定程度上就是实际利率。
2023年4月2日23点,OPEC+意外减产165万桶每日,4月4日开盘油价应声狂飙8%。
欧佩克+意外减产,从5月开始直到2023年底,石油价格应声暴涨。国际投行同日上调对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的目标,将2023年12月的布伦特原油价格预测上调5美元,对2024年12月的价格预测上调3美元。欧佩克+石油日产量将减少约164.9万桶每日(全球原油总产量与总消费大约1亿万桶每日,供需紧平衡)。多国从5月起实施自愿减产。石油输出国组织3月的产油量为2890万桶/日,比2月份减少7万桶/日。产量比去年9月份减少了70多万桶/日。
一季度油价表现相对较弱。今年一季度布油均价82美元/桶,同比降16%。1-3月布油均价分别为84、83.5、79美元/桶,呈小幅回落态势,且低于去年同期。
此次OPEC+在2022年10月减产协议(约360万桶/日)基础上,加大减产幅度,显示了OPEC+期望通过减少供给以稳定油价。2016年以来,OPEC+减产协议的有效执行,对油价的上行起到了重要作用,也显示了OPEC+油价话语权的提升。
预计二季度油价环比有望提升,预计全年油均价80-90美元/桶;价差:乙烯-石脑油月度价差在改善,1-3月价差分别为135、174、268美元/桶,价差有望继续提升。
碳酸锂价格经历“过山车”式的价格跳水。进入2023年后,电池级碳酸锂价格几乎每天都在下降,短短三个月内碳酸锂价格高位‘腰斩’。进入2023年后,随着终端需求增速明显下降,产业链反向清理库存,加剧了锂市场供应过剩。2023年3月30日,电池级碳酸锂均价报25.65万元/吨。部分电池公司采购价已跌至20万元/吨。
2021年以来,新能源汽车爆炸式增长导致碳酸锂价格暴涨15倍。2021年以来,我国新能源汽车连续翻倍式增长,刺激了产业链中游产能成倍扩张和累库,而锂资源供给的增长较慢、明显滞后,导致锂市场阶段性供不应求。2020年年末开始碳酸锂价格每吨从4万多元短时间内暴涨至2022年11月份最高价格60万元/吨。
进入2023年后,随着终端需求增速明显下降,产业链反向清理库存,加剧了锂市场供应过剩。
2022碳酸锂与氢氧化锂年产量增速30%左右。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锂业分会统计,2022年中国碳酸锂产量为39.5万吨,同比增长32.5%;氢氧化锂产量为24.64万吨,同比增长29.5%。
受到2023年新能源车补贴取消、终端需求增速减缓、燃油车打折促销和国际油价下跌等多种因素交织叠加影响影响,终端新能源汽车消费面临阶段性考验;Q1下游新能源车排产走弱,中下游企业以去库存需求为主,采购量大幅缩减,导致23一季度碳酸锂价格快速下跌。
2022年11月中旬,市场传出国内某头部电池厂商减产的消息,以及某新能源车企工厂停产的消息,碳酸锂价格有所调整。近期,由于市场需求较差,同时某头部电池厂和主机厂推出新的定价方式,使原本准备补库的企业重新进入观望状态,加速锂价下跌。
锂价大起大落,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前期产业链中游产能和库存大幅扩张,为后市埋下“后遗症”。一旦终端需求增速放缓,产业链各环节便争相清理库存,导致锂市场阶段性供过于求。
“长鞭效应”显著放大碳酸锂等原料市场的波动。新能源汽车长期增长势头不改,但阶段性降速或引发产业链洗牌。锂电产业链正在全面降库存,正极材料产量同比增速、动力电池产量增速、装机量增速均呈现逐级递减的特征,这种“牛鞭效应”显著放大碳酸锂等原料市场的波动。
长鞭效应是指信息流从最终客户端向原始供应商端传递时,未完成有效的信息传递,导致信息的扭曲放大。长鞭效应又称作“需求变异加速放大原理”,管理学上俗称“牛鞭效应”,是美国著名的供应链管理专家HauL.Lee教授对信息需求扭曲在供应链中的传递的形象描述。需求放大效应最先由宝洁公司发现。源于宝洁公司的一次产品考察,公司最畅销产品——一次性纸尿裤。观察该商品的订货规律时,发现零售商在销售时销售量波动并不大,有趣的是,当分销中心在向宝洁公司订货时,订货量却会明显增大)。
钠电池发展将终结锂电池单一垄断格局,成为重要的平衡性因素。凭借成本优势,钠电池有望助推交通电动化、新能源发电等领域的发展提速,将蛋糕做得更大。有了钠电池加入良性竞争,也有利于防止锂价大起大落,这对促进锂产业链健康平稳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宁德时代董事曾毓群近日直接在业绩会上表示,普通的钠电确实在锂价降低的情况下,体现不了重大的优势。但宁德时代的钠电对锂价波动不敏感。据起点锂电调研,目前,国内前十动力电池企业基本已储备钠电池技术,正推动建设中试线。其中,如宁德时代已经多次明确表示其钠电池将在年内量产,孚能科技则已与江西江铃集团新能源汽车“EV3钠电池定点函”。
近期,就有不少电池厂家对起点锂电表示,随着碳酸锂价格不断下跌,我们今年对钠电的规模量产应用持保守态度;部分正负极材料厂钠电产线建设放缓,观望情绪较浓。
成本是钠电池规模应用的核心驱动力。从成本端来看,头部玩家中科海纳测算,若按照15万元/吨电池级碳酸锂价格,量产后钠电池材料成本仍要比锂电池材料成本低30%-40%。
电解液龙头多氟多近期也表示,表示即使碳酸锂价格降到15万元/吨,钠电池仍然有竞争力。
不过,以上价格优势是建立在大规模上量后的成本计算。当前,受产业链不完善及尚未规模化投产影响,钠电成本仍不具备显著竞争优势。
比如,当前钠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硬碳价格可能比某些石墨价格还要高,日本某知名厂家硬碳价格甚至达到十余万每吨,但石墨国内批量价格才3-4万元每吨。
二、碳酸锂供应稳定,碳酸锂价格回落带动电池材料走低
从供应方面来看:自有资源影响不大。四川地区碳酸锂厂家开工基本正常,碳酸锂供应较为稳定。盐湖方面,青海、西藏地区气温有所下降,碳酸锂产量增长不明显;外购澳洲锂辉石企业将亏损。澳洲进口的锂辉石精矿价格较碳酸锂价格滞后,目前仍处于高位。若以当前价格测算,外采锂辉石作为原材料生产的碳酸锂企业已出现成本与价格倒挂现象。从需求来看:海外市场对中国高镍三元材料需求增加明显,国内下游需求持续疲软。
2月碳酸锂进口量9461.74吨,环比减少21.68%。根据中国海关总署数据,2月我国碳酸锂进口量0.95万吨,同比增长58.33%,环比减少21.68%。1-2月,中国碳酸锂合计进口量2.15万吨,同比增长20.99%,月度平均进口量1.08万吨,2月单月进口量略低,但仍属于正常进口水平。2月,碳酸锂进口均价54.07万元/吨,环比上涨26.23%。
镍、碳酸锂等电池原材料的价格持续走低,使得部分新能源车企成本高涨的情况得到缓解,给企业带来了更多的降价空间。锂价继续下行,主要材料价格持续走低。根据鑫椤资讯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3月20日-3月24日,上游资源、正极材料以及电解液价格继续走弱:
1)碳酸锂价格进一步大幅下降;2)受碳酸锂降价影响,5系、6系和8系三元材料上周价格分别下降1.7万元/吨、1.5万元/吨和1.4万元/吨,降幅分别为8%、6%和4%,磷酸铁锂上周价格下降0.2万元/吨,降幅为2%;3)国产六氟磷酸锂价格继续下降,降幅为10%,电解液价格随之下滑2-5%。
正极:受碳酸锂行情拖累,三元材料报价继续下行。目前下游实际生产情况低于月初预期,大多数电池企业物料采购积极性未见提升,市场博弈情绪进一步加剧,原料行情继续走低,受此影响,5系三元报价已跌至20万元/吨附近,高镍材料因海外需求相对平稳,波动趋势弱于中低镍,二者单吨价差扩大至10万左右。磷酸铁锂价格延续跌势,目前动力型主流报价11.2-11.6万元/吨。
负极:目前负极市场处于低迷状态,短期内市场供需错配较严重。石墨化厂家压力剧增,由于产能过剩,负极订单量不加,极厂家成本压力仍继续向上游传导,石墨化厂家竞争恶劣。
隔膜:本周市场持续低迷,整体反馈原有订单为主,新增订单有限,大部分厂商目前优化生产节奏,适当降低库存水平,以保持良性生产,行业阶段性减产潮以应对终端市场的增长乏力。
电解液:本周电解液市场较为稳定,动力市场表现不佳,储能市场无明显起量,整体市场情绪相对悲观;价格方面,市场需求相对疲软叠加原材料价格下调,本周电解液价格小幅下调。
三、上游降价利好电池龙头与下游整车,长期需求空间7倍
锂产业链洗牌后将迈向新平衡。锂被称为“白色石油”是制作锂电池的必要材料。从上游来看,锂受到各国重视,而非洲、伊朗等新资源供给有望缓解供应压力。锂电产业是一个长周期的超级赛道。从中游来看,行业将进一步加速产业链纵向一体化进程。
中长期看,锂电赛道仍然是大有可为的黄金赛道,2035年需求将是2022年7倍。预计到2035年,锂电池需求及锂资源需求将比2022年增长7倍以上。从下游来看,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虽然不能继续高速增长,但未来中高速增长依旧可期。
短期看,主要矛盾是新能源车下游需求复苏情况,若需求端出现回暖,碳酸锂价格或有望触底企稳。目前由于新能源汽车需求的疲软,叠加上游锂盐厂库存充足,锂盐价格处于下跌通道;供给端来看,成熟项目大都受限于矿石品位的下滑,产量不及预期,新增项目的投产进度多数未如期进行,在经历延期后部分项目或可在2023H2释放产量,2023年全年全球锂资源供给增量有限。
电池:有一定库存,正持续消化。相较于2021年的供不应求,2022年国内电池厂、整车厂均屯有一部分电池库存,以2023年预期中枢63.7Gwh/月的产量计算,电池厂整体有1.5个月的电池库存,整车厂有1个月的电池库存,整体大约有2.5个月的电池库存。
23Q1仍是去库的过程,以全年950台新能车产量,760万台上险量演绎,预计23Q2库存将进一步修复,23Q3产业链供需回归,如考虑储能整体库存周期有望提前至23Q2。
在2022年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十强榜单中,中国企业占6席,宁德时代的市场份额更是达到37%。海外营收上,2022年宁德时代海外营收769.2亿元,较2021年的278.2亿元大增176%;2022上半年,国轩高科海外业务实现营收7.72亿元,同比大幅增长358.28%。
生产规模的扩大也能进一步摊薄成本。整体来看,欧洲成为许多动力电池企业海外建厂首选,不仅是宁德时代,中创新航、蜂巢能源、国轩高科、孚能科技等企业也都在欧洲建厂。作为大众、宝马所在地,在欧洲尤其是德国建厂,便于就近服务大客户,与头部车企形成紧密联系,也能降低生产成本。从产品到资金,从矿产到建厂,国内锂电企业出海正在打造属于自己的出海新格局。
动力电池市场:2月装机量强势回归,产业链3月排产环比上升。国内市场2月装机量强势回归,龙头市场份额稳定。
材料:预计当前库存水平在低位,静待需求反转。以C公司报表数据进行分析,22H1原材料库存145.6亿,22年底原材料库存49.8亿,不剔除碳酸锂情况下,约折合7Gw的电池,占存货比从19%下降至6%,可以看出22年下半年进行了显著的原材料、成品端去库存动作。
碳酸锂价格下行叠加其他环节材料价格下行,电池端成本下降,盈利率先修复。电池环节有望优先反转,蔚蓝锂芯、宁德时代、亿纬锂能等受益。
宁德时代麒麟电池已实现量产。麒麟电池的体积利用率突破了72%,配用三元电芯能量密度可达255Wh/kg,磷酸铁锂电池系统能量密度可达160Wh/kg,电池包集成度为全球最高。在相同的化学体系、同等电池包尺寸下,麒麟电池包的电量,相比4680大圆柱型电池系统可以提升13%。
量利齐升的电池厂商:宁德时代、亿纬锂能;
电解液需求持续增长,加之市场出清,电解液供应商:天赐材料;
储能是高景气赛道,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量快速提升,储能是保障能源安全的重要环节,储能电池供应商:鹏辉能源;
电池新技术磷酸锰铁锂电池即将推出:德方纳米。
电动智能新时代,中国自主品牌迎弯道超车机遇。中国自主品牌车企培育强大供应链,零部件国产替代反哺车企。
参考资料:
20230329-华金证券-宁德时代:站在能源转型时代的巨人
20230326-中邮证券-光伏装机超预期,碳酸锂价格回落至30万元以内
20230328-中金公司-电力电气设备:新能源车月度观察:中美欧销量齐升,3月排产小幅回升
20230331-中金公司-汽车及零部件:中国高端电动智能品牌成功范式解析
本报告由研究助理协助资料整理,由投资顾问撰写。投资顾问:王德慧(登记编号:A074062112000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